近期,昭通水富市3萬余畝竹筍迎來收獲季,新鮮方竹筍大量上市。在兩碗鎮三角村萬畝方竹示范基地以及太平鎮二溪村、復興村主產方竹基地,村民搶抓時節采收鮮筍。

在萬畝方竹示范基地,兩碗鎮三角村村民將鮮竹筍去殼(10月12日攝)。
近年來,水富市通過政策支持、示范引領、標準化發展,著力打造“一縣一業”竹產業,積極引導山區農民種竹,改良中低產竹林并進行科學管護,讓農民通過賣竹筍、竹產品深加工等實現增收。據水富市林業局科技工作者譚幫敏介紹,目前,水富市竹資源達25.15萬畝,竹類品種有二十余個,今年秋季竹筍投產達3萬余畝。

這是去殼后的鮮竹筍(10月12日攝)。
兩碗鎮三角村總支書記馬光均說,三角村現有各種竹資源3.5萬畝,今年村里投產方竹有1.8萬畝,比去年增加6千畝;產量達到540噸,產值達700萬元;均價達13元/公斤,每公斤比去年上漲3元;投產面積、產量和產值均有較大增長,竹農戶均增收萬元以上。
“3年后,我們村依靠竹產業可突破億元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可實現3萬元以上?!瘪R光均笑呵呵地說。

這是萬畝方竹示范基地生長的竹筍(10月12日攝)。
采收期間,身為水富市鯤鵬計劃人才科技帶頭人譚幫敏帶領團隊課題組到方竹基地開展方竹豐產栽培、測產與管理研究,不斷探索方竹管護相關技術,培育技術骨干和實用技術人才,同時推廣方竹栽培與管理技術成果,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林業科技工作人員在方竹基地開展方竹豐產栽培、測產與管理研究(10月12日攝)。
目前,水富竹產業已成為了當地農民家門口的“綠色銀行”,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完)(狄廷秀)
【糾錯】 【責任編輯:范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