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委托,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對2023年度在塔城鎮啟別村它灑村民小組種植的“云粳37號”完成了機械實收實測工作。
技術人員進行機收測產(10月16日攝)。云南省農業科學院 供圖
本次機收實收田塊面積0.77畝,干谷產量為每畝570.22千克,預計可加工優質稻米370.6公斤,優質米預售價可達每公斤12元以上,畝產值達4400元以上,展現了良好的增產增收效果。
技術人員進行稱重測產(10月16日攝)。云南省農業科學院 供圖
2022年,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所與維西縣農業農村局合作進行維西縣特色香軟米種質創新及新品種綠色高效試驗示范,由塔城鎮政府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派駐專人負責具體實施,“云粳”系列優質香軟米新品種的引進和試驗示范項目正式落地。
育種團隊及專家考察展示示范區(10月16日攝)。云南省農業科學院 供圖
經前期試驗,2023年在它灑村民小組建立“優質香軟米新品種綠色高效核心示范區”,進行優質香軟米系列品種的田間展示示范,并對“云粳”系列新品種進行擴大面積生產,其中種植“云粳37號”105畝、“云粳46號”12畝。種植全生育期采用綠色高效生產技術,加強病蟲害防治,水稻育種及應用創新團隊專家成員在關鍵生育期前往塔城鎮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保證水稻產量和質量。期間,水稻材料田間長勢良好,葉片清秀,穗大粒滿,表現出良好的增產潛力。
團隊成員及專家參加塔城品米會(10月16日攝)。云南省農業科學院 供圖
本次測產品種“云粳37號”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選育,該品種株型好,稻瘟病抗性和耐寒性均較強,食味品質優異,香味濃郁。本輪機收實測中,示范區實現了機播、機插、機收的全程機械化種植,展現了科技賦能的技術優勢,節本增效,助農增收,帶動當地優質稻產業的發展,對維西優質稻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力支撐。(完)(寇姝燕)